当观人身之火,其患有二,感于外者火自外入,动于内者火自内生。温疟一证,有指为春温者,有指为伤寒坏症者,议论纷纭,错出不一。
刺入五分,灸三壮。若至春而发,名为温病。
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,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,有火劫而烦躁者,有阳虚而烦躁者,有阴盛而烦躁者。风温者,其人素伤于风,复伤于热,风热相搏故也。
今人不知五味与干姜并用之妙,又不解其与表散药并用则有敛而不敛之权,执定表邪禁用之说,置而不用,无怪乎治咳者之百无一效也。 天以气言,故曰阴阳也,地以质言,故曰柔刚。
浮取为阳,沈取为阴。凡病有外证,外证未解,不可下之。
发热属里者,即阳气下陷入阴中所致也,观其热所从来,而汗下之症明矣。由此观之,可不骇哉。